据台媒7月23日报道,台“军备局”发布招标公告,计划在2026-2027年采购5型共48750架军用商规无人机。连同此前首批采购的3000多架,台军计划在2028年前后装备超5万架军用商规无人机。此次采购的无人机分为甲、乙、丙、丁、戊5型。具体情况如下:甲型无人机:为遥控距离6公里以上的小型多轴无人机,采购量最多,达34000架。可携带2.5公斤载荷,在空中停留时间超30分钟,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携带和操作,适合近距离作战。乙型无人机:是遥控距离为25公里以上,90公里以下的商用多旋翼无人机,采购数量约为4300架。可携带10公斤载荷,除弹药外还可携带光学设备,滞空时间至少60分钟以上,具备一定抗电磁干扰能力,适合中距离作战。丙型无人机:属于中型固定翼无人机,总采购量为3950架,控制距离可达90公里,同样可携带10公斤左右载荷,需满负荷飞行2小时以上。丁型无人机:采购数量约为5800架,可携带2.5公斤载荷,作战距离超过30公里,可快速部署,还需有一定AI能力。戊型无人机:采购数量最少,只有700架,为垂直起降固定翼混合型无人机。其平均速度大于80千米/小时,满载滞空时间在两个半小时以上,遥控距离超过100公里,主要携带光学载荷,执行各类侦察任务。台军此举意在效仿乌克兰,意图建构空中无人态势感知网络,增加无人火力打击作战手段,强化所谓“不对称战力”,以实现“以武拒统”,但这并不能改变台湾最终回归的历史进程,不过对未来可能的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构成一定实质性威胁,需引起高度重视和警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