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修订的《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从2025年7月开始正式实施。新标准旨在解决旧版二维码存在的问题,让消费者扫码更便捷,实现“一码查全”相关信息,摆脱“扫码困难症”。具体情况如下:新旧标准对比:早期商品外包装上的一维条码仅能承载约30个字符的数字及字母信息,后来推广的商品二维码可容纳数千字符的信息,容量提升超百倍。但我国原有二维码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存在差异,跨境贸易不能兼容,规范性、安全性也有待提高。修订后的二维码标准,重点优化了商品二维码的数据结构、符号表示及质量要求,与国际标准实现了一致。新版二维码特点: 一码通:最大的特点是“一码通”,通过一个二维码可以同时解决结算、追溯、营销、监管四大需求。生产企业在包装上无需再印多个二维码,空间可节省30%以上。 数据结构简化:将原有三类的数据结构简化为编码型和网址型两类。编码型是能承载多种信息的智能二维码;网址型通过扫码会跳转到相应网站,可获得检测报告、产品成分等更多信息。 国内外通用:新版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与现行国际标准一致,将改变中国商品出海标识方面的困境,真正实现一码通全球,使贸易通关更加顺畅。 信息全面:消费者使用智能手机扫描新版商品二维码,可安全可靠地获取商品详细信息,如使用说明、维修指南、保质期,以及企业的营销、服务信息等。对于预包装食品,还可查看营养成分、配料表、检测报告等。 安全可靠:通过建立备案和检测机制,大幅提高了安全性,能够有效防止虚假二维码在市面上使用。消费者扫码可获得产品的原产国以及进出口的报关单号等全链路的溯源信息。带来的益处: 方便消费者:消费者扫码便可获取商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信息,不再被“扫码陷阱”欺骗,实现透明、安心消费。 降低企业成本:对于生产企业,无需再印多个二维码,节省包装空间,还能实现出口商品全程追踪,防止“串货”。对于零售企业,POS机直接识读二维码获取保质期,可自动拦截过期商品的销售。对于出口企业,可聚合多国关于标签的要求,促进包装成本显著下降。 促进市场互联互通:新标准将促进国内外市场互联互通,有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通过二维码可以实现单品级质量监管,也能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同时,通过国家平台提供统一技术支持,技术服务商的开发成本也会有所降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