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银行发布公告重申,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股票、基金等投资理财领域,还有银行对信用卡预借现金的使用升级了监管措施。8月20日,平安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公告,对信用卡透支资金用途进一步重申,不得用于投资理财领域,如购买股票、基金、期权、期货等七大类领域。同日,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也发布公告明确,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投资理财领域,如购买股票、基金、期货、理财产品等。8月7日,华夏银行信用卡中心更新条款及细则,提到预借现金资金不得用于任何生产经营、投资等非消费活动领域,包括购买股票、有价证券、期货等。8月5日,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发布公告称,9月18日起,将信用卡预借现金转账业务纳入该行信用卡资金受控金额,进行资金用途管理,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购房、投资、生产经营等违规领域。银行重申信用卡使用规则,意在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积聚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原银保监会于2022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投资等领域,此次多家银行公告可视作对监管政策的深化落实。对于持卡人来说,违规使用信用卡资金炒股,可能导致交易失败。若持卡人出现违规用卡行为,银行有权对信用卡账户采取警示提醒、分期提前结清、交易限额、调整授信额度、锁定账户、紧急止付等风险管控措施。此外,信用卡资金炒股本质是“高杠杆+高成本”的行为,信用卡取现年化利率普遍达18%以上,若股市波动导致亏损叠加利息压力,易引发逾期,进而留下征信污点,影响未来贷款、就业等。情节严重的,如恶意透支且经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数额较大的,可能被认定为信用卡诈骗罪,面临刑事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