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界造车的全球突围:追觅汽车如何引爆中东中亚市场?当一家成立仅八年的智能家电企业宣布造车计划,业界普遍报以观望态度。但追觅科技用一份含金量惊人的成绩单颠覆了质疑——首款超豪华纯电车型尚未量产,便斩获超150亿元订单,其中中东及中亚经销商的热情尤为引人注目。这场"未产先火"的订单盛宴,不仅刷新了行业纪录,更折射出中国智造在全球高端市场的全新竞争力。## 技术硬实力:精准破解地域痛点中东及中亚经销商的狂热追捧,本质是对追觅技术差异化优势的精准押注。该地区对超豪华汽车的需求向来挑剔,而追觅的核心技术恰好击中了市场痛点。依托20万转超高速数字马达技术积累打造的"超级马达"动力总成,能实现2秒级零百加速,轮端扭矩逼近23000牛米,性能直逼布加迪等顶级超跑,完美契合当地市场对极致性能的追求。针对中东地区极端高温环境,追觅定制的冷媒直冷电驱系统可将电机温度稳定至15℃,彻底解决了纯电车型在极端气候下的动力衰减问题。这种本地化技术适配让经销商看到了市场落地的底气。而对于中亚地区冬季严寒的特点,追觅在底盘调校和电池保温技术上的创新,同样展现出对地域环境的深刻理解。更值得关注的是追觅的技术转化能力。近千人团队融合了智能硬件核心研发人员与传统车企资深专家,6379件全球专利中45%聚焦电机控制、人机交互等汽车关键领域,这种技术储备为产品可靠性提供了保障。正如沙特经销商代表所言:"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辆车,更是未来智能出行的解决方案。"## 智能生态:重构豪华车价值维度追觅的跨界基因赋予了其与众不同的智能生态优势,这成为吸引海外经销商的重要筹码。源自扫地机器人的传感器融合算法被迁移至汽车ADAS系统,大幅提升了环境感知精度;首创的"感知-理解-进化"智能体系能通过声纹识别用户情绪、自适应调节驾驶偏好,还可与智能家居形成"车-家-办公"全场景闭环。这种超越传统汽车的智能体验,恰好契合了中东高端消费者对前沿科技的追求。在迪拜、阿布扎比等国际化都市,年轻富豪群体不仅看重汽车的品牌价值,更希望通过科技配置彰显个性与品位。追觅打造的智能生态系统,正好满足了这一新兴需求,为经销商提供了差异化的市场切入点。针对超豪华SUV市场,追觅推出的旗舰车型展现出对新时代奢华的独特理解。其无B柱对开门设计、3.7米车内空间以及超级增程系统,重新定义了电动时代的顶级奢华出行标准。特别是超级增程系统首创CTP4.0架构,搭载100度行业最大增程电池包,既解决了续航焦虑,又为顶级用户提供了无忧的长途出行保障。## 全球化布局:成熟体系降低合作门槛追觅在智能硬件领域积累的全球化经验,为汽车业务的海外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其产品已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0多家线下门店构建起成熟的渠道网络,这种积淀让海外经销商无需从零搭建销售体系。对于中东及中亚市场而言,这种现成的渠道资源大幅降低了合作风险。创新的"生态链+"合作模式更打破了传统框架。经销商不仅负责销售,还能参与本地化定制,例如针对中亚路况优化悬挂系统、为中东市场升级车载娱乐功能,这种深度绑定让合作伙伴看到了共赢空间。哈萨克斯坦一位经销商表示:"这种合作模式让我们不再只是简单的销售商,而是产品本地化的参与者,能更好地满足本地客户需求。"制造与品控保障进一步打消了经销商的顾虑。追觅采用"中国研发、德国制造"模式,柏林超级工厂毗邻特斯拉建厂,2026年投产后年产能可达5万辆,确保订单交付能力。工厂选址德国不仅能借助当地成熟的汽车供应链——在半径50公里内聚集了采埃孚(传动系统)、舍弗勒(轴承)、英飞凌(芯片)等870家Tier1供应商,还能提升品牌在欧洲及中亚市场的认可度。## 市场机遇:踩准区域发展风口追觅汽车获得中东及中亚经销商热捧,恰逢该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窗口期。中亚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例如哈萨克斯坦政府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0万辆的目标;吉尔吉斯斯坦政府计划在未来5年内投入1亿美元用于新能源汽车推广;乌兹别克斯坦政府也提出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中东地区则凭借雄厚的石油美元,正在加速新能源转型。沙特、阿联酋等国不仅出台了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还在积极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为新能源汽车普及创造条件。这种政策红利为追觅汽车的市场推广提供了有利环境,也增强了经销商的市场信心。从市场需求来看,中亚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在过去五年中平均增长率达到两位数,预计未来几年这一增长趋势将持续。而中东超豪华汽车市场虽然规模有限,但利润率极高,且消费者对新品牌的接受度正在提升。追觅汽车选择以超豪华定位切入,既避开了主流市场的激烈竞争,又能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为经销商带来可观的利润空间。## 挑战与展望:从订单到交付的考验尽管150亿元订单的成绩令人瞩目,但追觅汽车仍面临多重挑战。超豪华汽车市场本身规模有限,2025年上半年中国市场零售价格超过101.7万元的车型销量仅为3.7万辆,且同比大幅下滑49%。如何在有限的市场容量中抢占份额,将是追觅和经销商共同面临的课题。从产品层面看,追觅计划2027年才实现量产,长达两年的等待期可能引发部分经销商的担忧。虽然德国工厂2026年投产后年产能可达5万辆,但如何确保量产车型的品控稳定性,仍需时间检验。此外,传统超豪华品牌在品牌积淀、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也将给追觅带来不小压力。值得期待的是,追觅的资本运作能力为项目推进提供了保障。官宣造车后两周便完成首轮融资,投资方为法国巴黎银行;创始人俞浩披露的50亿老股强势回购行为与2025年上半年营收超2024全年的财务表现,逐渐消解了市场对跨界造车资金链的疑虑。这种"母公司造血+汽车项目输血"的模型,为项目持续推进提供了资金保障。追觅汽车在中东中亚市场的成功开局,展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高端化、全球化道路上的全新可能。当传统超豪华品牌仍依赖历史积淀时,追觅以技术跨界重塑了竞争逻辑——用超跑级性能满足速度追求,用AI生态创造差异化体验,用全球化布局保障落地能力。这场未产先火的订单盛宴,或许只是中国智造改写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