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大跌背后:冲突与信任危机支撑金价长线上行
金价短期波动难掩长期趋势,全球格局变化正为黄金谱写新的价值叙事。
现货黄金价格单日跌幅近3%,创下年内最大单日跌幅;贸易“休战”引发黄金“闪崩”,短短15分钟内抛售量高达42吨。
这场突如其来的抛售潮让不少投资者措手不及,黄金市场似乎遭遇了“急刹车”。
然而,在这波恐慌性抛售背后,两条支撑黄金的主线——全球冲突持续不断与全球信任加速稀释——依然坚固,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
01 黄金大跌:短期因素的共振
五月中旬,黄金市场经历了一场剧烈震荡。现货黄金价格从4月22日的历史高点3500美元/盎司,回落至5月15日的3183美元/盎司,跌幅超过9%。
这场抛售潮的背后,是多个短期因素形成的共振。
贸易紧张局势戏剧性缓和成为导火索。中美双方同意将互相征收的惩罚性关税大幅下调:美国对中国商品关税从145%降至30%,中国对美国商品关税从125%降至10%。
这一为期90天的“休战协议”远超市场预期,直接浇灭了投资者的避险需求。
美元走强则形成了对黄金的双重打击。美元指数暴涨1.5%突破101关口,创下近两个月新高。
一方面,美元计价使黄金对海外买家更昂贵;另一方面,美债收益率回升也削弱了无息资产的吸引力。
技术性获利回吐同样不容忽视。黄金在4月累计上涨超25%,创下历史新高后,市场本身存在回调压力。
部分多头在高位选择获利了结,触发了程序化交易止损抛售,进一步放大了跌幅。
02 两条主线:冲突与信任的支撑
尽管黄金短期承压,但支撑黄金长期价值的两条主线——冲突对冲与信任替代——并未改变。
冲突不止,黄金不跌
今天的世界是二战之后矛盾最激烈、冲突最突出的世界。俄乌冲突、中东局势反复扰动,地缘政治风险依然存在。
可以这么说,世界冲突的风险有多高,黄金就会涨多高。黄金作为冲突加剧的对冲物,在局势未明之时,其价值支撑依然牢固。
冲突没有完全暴露或消解,黄金也很难出现趋势性下跌。
信任缺失,黄金为王
黄金是信任缺乏的替代物。当下,全球化加速解体中,信任成了稀缺品。
有人觉得美元美债不值得信任,有人觉得某些股市楼市不值得信任,于是,最靠谱的当然就是实实在在可以握在手上的黄金。
“黄金没法印,比较稳定,全世界的开采量、储藏量也比较确定,”于是投资者就买买买。
当纸币泛滥成灾时,黄金是最后的诺亚方舟;当信任加速被稀释时,黄金就成了硬通货。
03 数据支撑:央行购金与去美元化趋势
数据表明,全球央行对黄金的购买行为为金价提供了坚实支撑。
2024年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1136吨,创历史第二高位;2025年一季度,全球央行购金的前三大买家为中国、波兰、土耳其,合计占比超50%。
在全球央行购金调查中,95%的受访机构计划未来12个月继续增持,这一比例创2019年调查以来新高。
去美元化趋势也在加速推进。据IMF数据,2024年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占比降至55%(2016年65%),38国启动“去美元化”协议。
高盛模型显示,若美元储备占比跌破50%,金价将突破5000美元。
04 未来展望:短期震荡与长期趋势
短期来看,黄金调整压力依然存在。技术面显示,金价自3500美元开启的回调尚未完成。若跌破3200美元心理关口,可能进一步下探3135-3100美元区间。
美元指数在100上方的强势表现、美联储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中美贸易缓和后的资金再配置需求,均构成短期压力。
但中长期来看,黄金的长期投资价值可能依然存在。
高盛维持2025年底3700美元的目标价,极端情形下看至4500美元。
美国债务/GDP突破130%,利息支出占财政预算超15%,美元信用加速瓦解,这些因素都强化了黄金的货币属性。
05 投资策略:理性应对波动
对于投资者而言,面对黄金市场的剧烈波动,保持理性至关重要。
对于短期交易者,可以关注关键支撑位和阻力位。若金价在2950-2970美元区间企稳,可尝试多单;若反弹至3070-3100美元承压,可轻仓做空。
对于中长期投资者,可采取“金字塔式”分批建仓策略,在3150-3250美元区间逐步布局。若金价回调至2900美元附近,可逐步增持黄金ETF或实物黄金。
资产配置方面,黄金不是万能资产,配置上限勿超总资产15%。同时可以考虑建立对冲思维,每买入1克黄金,同步做多0.5克白银(金银比修复机会)。
黄金的暴涨暴跌,本质是一场关于现代货币体系的信任投票。当地缘冲突硝烟未散,国际信任上裂纹蔓延,黄金作为古老的价值储存手段,其意义不再局限于投资收益的多寡。
观察黄金市场,不仅要关注美联储政策动向和CPI数据,更要读懂全球格局的变化——信任越少,黄金越高。
|
|